近日,我院刘永红教授团队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刘鹏在海洋石油废弃井口多层套管水下等离子弧穿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海洋废弃井口等离子弧穿透过程研究》(Study on plasma arc penetration process of abandoned offshore wells)发表在《Marine Structures》。《Marine Structures》是海洋工程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目前影响因子为5.1(SCI二区)。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刘鹏,通讯作者为刘永红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唯一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
论文首页
近年来,大量海上石油废弃井口面临退役拆除。为提高废弃井口石油套管的拆除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将等离子弧切割技术引入该项工作,研究了其在水下穿透多层石油套管的物理过程。研究发现,具有间隙的双层套管的穿透过程主要包括内层套管穿透、多弧根放电和熔渣桥接短路阶段。具有水泥夹层的双层套管的穿透过程主要包括内层套穿透、水泥层穿透和外层套管穿透阶段。该研究揭示了外层套管的穿透效果与附着于其洞口壁面上分支弧的电流密切相关。
双层石油套管的穿透形貌